最近读了一本书 <思考,快与慢>,这里也不推荐看这篇文章的同学去看啦,毕竟我觉得这本书深度一般,但是,看完之后我有一些小启发,所以就写篇文章聊聊,权当是书评啦。<思考,快与慢>这本书据说很出名,也很流行,但是,我翻了大半本书之后,没觉得经典在那,作者无非就将书头的论点拿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,从而有点分享点人生经验的意思。
我从我的角度来聊聊对这本书的理解,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中,作者告诉我,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,分别是系统 1 和 系统 2。系统 1 可以认为是我们的本能,是我们无意识行动的源泉,同时也是我们可以训练的结果,但是系统 1 不是一直都是对的,反而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,而这些错误需要我们系统 2 进行强干预的情况下才知道是错误的。同时,系统 1 并不是控制我们表现的一种精神力,反而有时系统 1 会根据我们的表现而展现和我们的表现一致的思维,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。
其实,这本书关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但是,我觉得罗列这本书的内容就没意思了,不如谈谈我个人的读后感受,并且结合现实情况来聊聊。
一万小时定律
一万小时定律 告诉我们,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,那么你就需要进行一万个小时的练习,说到这个,我的第一反应是《卖油翁》。对于《卖油翁》来说,他倒油的关键在于手要稳,眼要准,但是,没有复杂的条件逻辑需要考虑,所以,普通人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也能成为像他那么的“大师”。
然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,我们很少有“卖油翁”这样的角色,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,面对的事情都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,那么如何在这些事情上成为“大师”,光是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是不够的,因为从《思考,快与慢》作者的角度来说,我们平时能够对一些事物以快又好得方式完成,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在平时的练习中将固定的认知模式固化在系统 1 中。当这个认知模式是一个良好的认知模式的时候,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,就可以很好得以相同的模式去处理,但是,问题就来了,如果我们遇到的不是这个认知模式的恰当表现形式的时候,事情就变得有点糟糕了,我们会将问题复杂化,甚至于将事情搞砸。这就是所谓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对,从而得到的结果也不对。
丰富自己的认知模式
既然系统 1 不能只保持一个认知模式,那么我们该如何丰富我们的认知模式呢?这就是系统 2 存在的价值之一了。虽然系统 1 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,但是如果让系统 2 干涉的话,那么不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了?然而,世界并不总是完美的,如果每件事情都让系统 2 参与的话,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迟钝,有点类似于傻子。
为了更好得解决这些问题,我结合了几章的内容得出这么一个结论,系统 1 是很受外界影响的。当我们感觉到外界的氛围是轻松的时候,系统 1 就会变得比较活跃,从而就会比较轻率的做出决定,这可能也是“乐极生悲”的一种科学解释吧;当我们感觉到外界的气氛是比较凝重的时候,系统 1 就会收敛一些,系统 2 就会参与得比较多,例如在参加会议的时候,我们一般不会张口就发表意见,而是会谨慎一些。
除了对外界环境的客观反馈之外,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知,很多时候都能在事后知道自己的系统 1 是不是过于活跃了,是在什么情形下过于活跃,从而将这种认知模式刻画在系统 1 中。当下次遇到同样的或者类似的场景的时候,就会在系统 1 中激活对应的认知模式,从而克制自己系统 1 的行为,让系统 2 多参与进行,这应该就是所谓的“学习”了吧。
你的感受都是假的
前面说了,系统 1 的表现不仅仅是会作用于行动,而经常会被行动所牵引,那么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,那就是很多时候你的感受都是假的。例如我们在玩 VR 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失重了,在打牌的时候感觉自己输了很多,然而,事实上这些都是幻想,你其实就一直站在原地,而你也仅仅输了 200 块钱中的 10 块钱,只不过是你之前赢得是几把小的,但是输了一两把大的。
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的感觉,是因为这些感觉并不是由我们系统 2 进行决策的,而是由系统 1 根据外界的刺激进行适应而产生的。那么既然知道问题的所在,那么我们也就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,我们可以让系统 2 更多得参与进来,而减少系统 1 的干预。最简单的例子就是,玩滑板的时候眼睛不要只看脚下,而是望着前方,你会发现你滑得很稳,而且四周开阔,这种是一种用宏观代替局限的方式让我们的系统 1 减少误判;当你玩牌的时候,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,而是真实得去数一数自己的筹码,这样得出来的输赢才是真的输赢,而这就是《快与慢》的作者阐述是用数据代替感受。
小结
其实,从根本上想,这本书的核心还是让我们的系统 2 尽可能多得影响系统 1,减少系统 1 导致的错误,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用 满思考 代替 快思考。无论是看宏观,还是看数据,其实都是让我们不要轻易得相信系统 1 产生的感受,而是多用系统 2 想想,看清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