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要

随着年纪的增大,自己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是有一些要求,其实自己思考一下,无非还是容忍度的扩大问题,这些都在有意无意中慢慢地在改变着。但是,为了从理论层面看一下这个问题,最近就看了一下相关的书籍,发现和自己长期以来的感受是一致的,但是,人家能够总结地更好,所以就顺带把这本书的一些观点记录一下。

三件事

人只有并且正在做三件事情:思考,行为以及感受。

你无时无刻不太思考,只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而已;你的身体也无时无刻不在行动,还有你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外部的一切。这是本书的开端,作者只是想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引发我们情绪的很重要的因素,其中情绪也是感受的一种。

为什么会生气

我们可能会以为是一个事情会让我们生气,在作者的介绍中,并不是这样的,作者是分为三段论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生气的。

第一阶段是感受,其实就是外部的刺激,例如你打碎了一个花瓶,但是,打碎一个花瓶很可能并不会让你生气或者难过,但是,第二阶段,你的思考加入进来了,这种思考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,就是因为无意识,所以很多时候是一个消极化的,从而让你对一个感受产生了消极影响,进而进入第三步,愤怒或者做了不当的行为。

作者后续的章节无不在论述他的这种三段论,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情绪受自己控制,那么第二阶段很重要,当感受到什么的时候,不要过于着急做出第三步的行动,而是学会调整自己的思考,刻意地去培养自己应对感受的思考能力,这样最终自己的情绪可以更强地把控在自己手中。

一些非理性的思考

至于第二步怎么练,作者借鉴了一些不良的信条,可以根据这些信条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:

  1. 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你(不敢拒绝)
  2. “我绝不能在重要任务上失败”(害怕失败)
  3. “任何事必须朝我要他们去的方向发展,如果不是,我无法忍受”
  4. 如果前面三件事情出现了,我必须找个人骂一下才痛快
  5. 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解决办法,我必须找到完美的解决办法
  6. 逃避责任和困难比正视他们容易得多
  7. 如果我事事不投入,保持若即若离的关注,我就会永远开心
  8. 我现在的不幸都是以前发生的可怕的事情造成的
  9. 坏人坏事不应该存在,当他们的确存在时,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

小结

这本书差不多就这样了,内容不多,一般般吧,有一点点收获,意义不大,浪费了好几个小时。